网站首页 >> 学习园地 >> 正文

浅谈新时代下内部审计的创新发展

作者:肖生龙 王文新 伍新蕾 樊钒 贾南星 庞志虹 时间:2019-03-01



摘要:为适应新时代的要求和内审工作自身发展需要,创新发展成为内审工作无法回避的课题。笔者从电网公司基层内部审计人员的视角,结合电网公司上下内部审计业务开展情况和自己参与审计项目的体会,提出了关于理念、内容、手段、信息来源四方面的审计工作创新思考。

关键词:新时代内审工作创新

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指出:“经过长期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定位。”在这个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在这个时代,中国已日益走近世界舞台的中央,为解决人类问题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在这个时代背景下,中国社会经济生活各个方面经历着各种重大变革。内部审计工作要顺应时代发展的要求,创造更多价值,就必然选择创新发展。

一、内部审计工作创新的必要性

(一)创新是新时代的要求

2018年审计工作正发生着重大变革。国家为加强党中央对审计工作的指导,构建集中统一、全面覆盖、权威高效的审计体系,组建成立中央审计委员会。国务院机构改革中优化了审计署职责,将国家发改委、财政部、国资委部分职责划入审计署。审计署对《内部审计工作规定》(国家审计署11号令)也进行了修,提升了内部审计工作目标层次,将内部审计工作目标定义为“促进单位完善治理、实现目标”;丰富了内部审计工作的内涵,将内部审计业务从以财务收支及相关经济业务审计为重点的传统审计提升到以风险管理、内部控制为重点的现代审计;扩大了内部审计工作的组织边界,将内部审计机构与单位内党组织、董事会的关系进行明确;拓展了内部审计工作职能,突出内部审计工作咨询服务价值;细化了审计机关对内部审计工作的指导监督方式,明确要加大内部审计工作成果运用。

(二)创新是内审工作自身发展的需要

十八大以来,全国上下开展了各种形式的反腐运动,各层级巡视巡查工作密集开展,也成效显著,“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有效机制已经初步形成,加上企业负责人依法治企意识的增强,企业管理水平也得到较大提升,内部审计工作力量仍过多集中在于财务收支审计、合规性审计等传统审计项目,势必会造成内部审计资源浪费,影响工作效果的发挥,限制内审工作的发展。另一方面,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企业也碰到了很多新的课题和困难,内部审计作为企业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应以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为终极目标,这就要求内审工作需要更多关注风险管理、内部控制等重点领域,为企业提供咨询等增值服务。

二、内部审计工作的创新方向

内部审计工作者要在风险管理、内部控制等方面有所作为,就需要开拓思路,突破传统思维模式,勇于创新。结合内部审计工作的实际,笔者认为创新大致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思考和入手:

(一)审计理念创新,提升内审工作增值服务

一是面向单位宏观发展,防范“灰犀牛”事件。随着电力企业改革深入推进,公司经营环境发生许多变化,工作重点和业务流程相应作出改变,给公司内部审计工作提出了许多新课题。电网公司系统内各层级内审工作积极改变工作思路,着眼提高公司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聚焦加快电网和产业、金融、国际业务转型升级、提升资产质量、压减低效无效资产、增强价值创造能力等核心工作,坚持以问题和风险为导向,落实国家强化监管系列新要求,积极拓展审计新领域,加强审计监督。地市供电公司作为直接面向客户的基层单位,其行为直接影响用户乃至整个社会对供电企业的认知,关乎企业的竞争力。基层内审部门可以针对用户较为关心的报装接电工程等问题,组织开展专项审计调查,揭示相关管理环节存在的问题和风险,分析问题成因,提出改进意见,进而规范业务的管理工作,控制公司舆情风险,维护公司公众形象。

二是前移审计端口,开展持续性审计监督。传统审计工作模式更像是“医生”,多侧重于事后监督,通过一些技术手段,查找已经出现的问题,提出审计意见,督促整改落实,无法有效的预防经济业务过程中的不规范。电网公司为改变这一状态,组建总部数字化审计工作室,对历年审计发现的问题进行分类汇总分析,分析出经济业务的薄弱环节,将容易重复发生、需要重点监督问题列入持续审计监督范围,依托审计基本业务形成的审计规章库、审计经验库和审计风险库,进行专业持续审计系统开发,再利用系统对公司内所有该类问题进行监督,当发现疑点后,逐级核实反馈,逐一排查风险,即查即改,构建“集中分析、分散核查”的新型审计模式。既在风险防范上做到了防微杜渐,也对经济业务实现了全过程跟踪。

三是积极推动与业务部门的协同运作,实现业审融合。电网公司系统内部管理链条众多,管理链条中业务运用系统与制度细化繁杂,如果内审部门与业务部门彼此沟通不及时,容易形成专业壁垒,不便于内部审计工作顺利开展。公司积极创新审计理念,推动业审融合体系建立。内部审计与专业部门协同运作,将内部审计工作与公司基本业务工作进行融合。一方面内部审计部门积极收集业务部门的流程,分析业务活动的薄弱点,确立审计监督重点,在业务活动开展过程中无缝对接业务管理系统,薄弱环节实时监督,形成疑点,反馈业务部门,确立问题后,直接与业务对应的上级管理部门沟通,征求意见,出具有针对性、操作性强的管理意见书,以达到防范风险,提高效益的目的;另一方面,在审计成果落实中,促使业务部门参与其中,对审计发现问题建立问题整改台账,整改落实情况需要得到业务上级管理部门和内审部门同时认可,才能从整改台账予以“销号”。通过这种模式,将整改压力向业务管理部门传递,倒逼业务管理部门规范流程,帮助业务部门纠正“习惯性违章”行为,强化业务工作的“底线”和“红线”意识,防范经营管理风险。同时通过各项具体整改工作对业务部门进行审计业务培训,建立有关人员审计思维模式,为今后相关人员参与审计项目提供可能。

(二)审计内容创新,扩宽内审工作维度

企业的各项经营活动都影响着企业价值最大化这一目标的最终实现。传统审计关注点集中于企业的经济业务,即影响企业会计要素发生变化的各项业务,这明显限制了内部审计咨询职能的发挥。为了提升内审工作的增值服务水平,电网公司上下内审人员积极扩大视角,探索审计内容创新,开拓新的内审业务领域。公司内审部门聚焦安全管理领域,尝试开展安全生产管理专项审计调查业务。以“强管理、防风险、促发展”为出发点,开展安全生产运营环节风险识别与评估工作,把影响公司安全生产的“风险点”、“出血点”和“发热点”列为审计重点,做好安全细节审计,及时揭示和反映工程项目投资专业管控的薄弱环节,以及质量安全风险、事故隐患等方面的情况和问题,促使有关部门和单位及早采取措施,排除隐患,确保安全,促进安全保障体系全覆盖,助力构建起安全生态系统。

(三)审计手段创新,提高内审工作质效

一是树立大数据思维模式,推动数字化审计工作。随着大数据时代的来临,企业经营活动产生的数据量越来越大,依靠现场凭证、报表检查发现问题等传统审计模式,显然不能满足审计全覆盖的现代内审工作要求。而且传统审计抽样的分析由于样本量有限,在大数据的环境下必然会增加内审工作风险,造成工作失误。大数据研究正好能解决以上难题,所以审计工作中的大数据应用势在必行。网公司上下也在积极探索大数据审计思维模式。以某公司为例,在一次电费回收情况专项审计调查,采用所有常规手段,均未发现任何有价值的线索。审计组通过技术手段导出该公司2014年全年POS机刷卡记录共计180.66万余条。然而出于对用户隐私的保护,刷卡卡号中间四位系统自动给予隐藏。面对账号不全的海量刷卡记录,在追求个体数据准确性的传统审计思维模式看来就是无价值数据,但是审计人员按照接受“单个个体数据高噪点、价值低,大量个体聚合数据价值”的大数据思维模式,运用函数分析等信息化手段,对180.66万余条数据进行整体分析,最终锁定该公司用于套现及挪用客户预收电费来完成电费回收指标的144张银行卡。

二是“线上”与“线下”相结合,提高内审工作效率和效果。时代对内审工作的要求越来越高,内审工作任务繁重与内审人员配置不足矛盾日益严重,且短期内无法很好的解决。以地市供电公司为例,平均有基层单位30家,按照经济责任审计“谁任命谁审计”原则和“经济责任审计三年全覆盖”的要求,意味着平均每年需开展10个左右的任期经济责任审计项目,地市公司定员仅内部审计人员3左右,加上大量投资审计等项目需要迎审配合,以及省级公司等单位组织的项目有时也需要参与,内审人员就显得明显配置不足。所以引入信息化,充分运用各种信息系统,实现“线上”和“线下”相结合,提高工作质量和效率,缩短现场审计时间,就成了内审人员必然的选择。在项目审前调查阶段充分利用信息系统进行数据收集分析,积极运用ERP业务审计系统、物资系统、财务系统、PMS系统等实施线上数据查询、分析作业,查找审计线索和疑点,以确定审计项目的重点和需要关注的风险点。现场实施阶段逐一核实通过线上数据查询和分析找出的疑点和线索,收集审计项目外围证据,努力揭示问题的全过程,准确定性发现的问题和提出切实可行审计建议,有效缩短现场审计工作时间。

(四)信息来源创新,扩大内审工作信息收集范围

由于长期审计监督等管控作用的发挥,近年来被审计单位的违规行为变得日趋隐蔽,从审计项目的直接相关信息来发现疑点和风险点变得越来越困难。随着网络时代的来临和政府查询数据的逐步开,越来越多数据实现了共享,审计项目信息的收集渠道也越来越多,为内审人员收集项目的外围数据提供了更多的可能。与审计项目联系不紧密的信息成为审计线索并成为审计项目突破口的趋势也越来越明显,创新信息来源,扩大信息数据的收集范围,直接关系着审计目标实现。内审人员要转变数据收集思路,扩大信息收集范围,关注政府公众平台等数据,尽可能多维度收集数据,通过对不同维度数据关联分析,找到隐含的关联关系,最终锁定审计线索。以笔者近年来参加的审计项目为例,有通过快递单,发现被审单位违反八项规定,通过酒店开具住宿费发票违规购买高档酒水;有通过酒店的布草洗涤费用,发现隐瞒接待费用;有通过比对租车业务流程关键人员身份证地址与租入车辆行车证车主地址信息,发现租车业务中的舞弊行为;有通过网页宣传报道,发现被审计单位会议费列支不实;有通过个人所得税申报数据,发现由于被审计单位管理漏洞,关键岗位人员违规为分包单位创造便利,多结费用

新时代赋予内审工作更多职责,也给内审工作提供了更广泛的舞台,内审工作想要更有作为,充分发挥“免疫系统”职能,提升内审工作的增值服务水平,实现更多工作价值,还需要在今后实践工作中不断思考和探索内审工作创新发展模式。

参考文献:

1、 内部审计与内部控制的融合策略(中国内部审计2018.4)

2、 最新发布的《审计署关于内部审计工作的规定》的特点分析(审计文摘2018.5)

3、 业审融合体系在国网企业防范风险、提高效益的作用:给予价值审计视角(湖北内部审计2018.1)

4、 战略审计:内部审计的转型与升级(中国内部审计2016.7)

5、 电网工程数据审计技术应用及标准研究(湖北内部审计2016.4)

CopyRight © 2019 汉江师范学院审计处 All Rights Reserved

电话:0719-8846198  信箱:hjnu_sjc@163.com